危機預防:學習困難學生的輔導

學習的/慾望/的學習

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 邱英芳

 子曰:仁而不仁,如禮何? 仁而不仁,如樂何?《論語•八佾》

前言:

  首先我想先談談為什麼會有這一篇文章被寫出來?早在今年的三、四月,學生輔導中心為了要編輯一本「高關懷學生輔導手冊」,因此向我邀稿。學生輔導中心希望我針對「學習適應不良」[1],來進行相關議題的闡述。做了十幾年的「輔導老師」與「老講」,對於這一個議題實在有許多「感觸」與「想法」,所以,很快地我就答應了這一件工作,這是這篇文章被生產的背景。而關於我的「想法」與「感觸」,則需要進一步說清楚、道明白。因為,「學習」、「學習適應不良」甚至「學習困難」,其實是十分複雜的問題:把它放置在社會歷史文化脈絡、教育體制、個人關係與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來加以思考,就會發現這是一個「剪不斷、理還亂」的糾結,至少我認為如此。

關於「實習適應不良」的辨認:

  首先關於「學習適應不良」的辨認,就實在是一個大議題。學生的「學習適應不良」所反應的問題是學生的問題嗎?還是老師的問題?還是學校的問題?還是台灣當前的教育體制的問題?甚至,有沒有可能是這種「適應不良」其實才是「某種正常現象」?

  台灣的教育體制,從日據時代的皇民化殖民教育、到蔣介石反共復國時代的軍國教育、再到蔣經國為國家建設培育有用的人才的國家教育時代,到現在延續吳京所提教育市場資本化。台灣的「教育」(至少到目前為止)實在從來不是以學生為主體的「教育」。學生的學習為了「效忠天皇」、為了「反共復國」、為了「投入國家建設」、甚至到現在「謀求就業的一技之長(或考許多執照,增加就業機會;換句話說,協助資本家訓練勞動預備軍;訓練得不好,還會被嫌喔。)」;在這樣的背景中,老師要「教」什麼?我們要學生「學習」「什麼」?學生又在「學習」「什麼」?

  台灣當代的所謂「高等教育」(自然包含著:「心理學」或「助人專業」),其實是源自於西方的理性傳統,這些知識與理論有其生產的時代背景與所欲解決的問題。台灣的教育制度在資本主義的潮流中自然難以自身度外;再加上處於某種「西方文化」的殖民狀態中,使台灣當今的高等教育,當然會呈現出某種「樣態」:學校要如何在資本市場中活存?如何在教學上要如何卓越(如何定義教學卓越?)?如何在研究上想要擠進百大/頂尖(哪一種系統/標準的百大/頂尖)?如何在大學評鑑中優雅地過關?當然,換個角度想想,不正因為如此不斷改革、前進與卓越,才會有市場、才招得到學生、才能與國際接軌;就如同消費市場中的商品(課程、教學、研究、服務與行政)的製造、檢驗、包裝與宣傳;讓「商品」在教育市場中,有品牌經營、有消費市場、有消費者、賣好價錢。

  如此一來,教育部推動一波波改革、計畫與評鑑;學校為了經費與品牌聲望,夾雜著對教育部政策的不滿與批判,卻仍然無奈地不斷配合相關政策;老師的教學越來越限縮[2]、研究壓力與日俱增、面對著處理不完的評鑑指標日益操勞。頂著大學教授的光環,從事無止境的勞動。

  而學生呢?雖然台灣升學率幾乎已是「破百」,但是其實這跟學生自我瞭解、清楚自己的學習目標,進而而能自我選擇、自我承擔,其實是兩回事。學生的選擇的確增加,但是學生在背負個人成長環境、關係與歷史中去面對社會發展趨勢、未來就業機會、家人與親人的期待與自己的期望,進行科系的選擇。其實,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決策歷程,也無怪乎每個人總是填著一串長長的志願[3]。

  但是「教育」、「教學」與「學習」似乎都不應該如此!進一步來說,學生的「學習」不但不是個人的「議題」,更是教師教學、學校與教育機構交揉的結果。如果我們天真地把「學生學習適應」或「學習困難」視為學生個人問題,那麼將會造成對於「學生學習適應」的「曲解」與「不解」;甚至,進一步也會失去許多可能前進的機會。

  台灣近年來的大學教育有許多更加細緻的變化趨勢。大學教育從「菁英教育」往「普及教育」挪移;從「博雅教育」往「職業教育」挪移;從「研究單位」往「教學單位」挪移。這樣的挪移自然有複雜的時代背景與社會脈絡;然而,更加重要的問題是,身處在這樣的趨勢中,我們要有什麼要的教育目標?來確認「教」學生什麼?要學生「學」什麼?

慾望:自主學習的可能與機制

  在21世紀的今日,「人」成為一個很難、甚至成為不可能理解的對象:消解在意識型態[4]中、被界定為關係的總和、被歸類到某種階級、被拆解成符號…。「人」應該如何說?又該如何理解?或許只有其作為其自身的「主體」能說些什麼(也或許是什麼都說不來)。

  但是,不論如何,在學習的過程中「學習的主體」總是得獨自去面對與迎向處境中自身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,並加以承擔(這是一個必然)。這一個「學習的主體」是自主學習的基礎;其「慾望」永恆地、多樣化而不斷地尋求與建立連結[5]。而這其中關於「學習的慾望」與這一個「慾望的學習」或許便是一個核心的議題。

  「學習的慾望」作為「自主學習」的基礎,也是「學習的主體」的動力來源,這一個「學習的慾望」自然有著不可言喻的重要性。學生不可能沒有學習的慾望,不然校內社團、校外打工;千方百計要蹺課且得到學分種種現象意義為何?[6]或許「學習適應不良」或「學習困難」是一種有意識/無意識的「學習抵制(例如,學會如何摸清楚老師的底細!/如何蹺課而不被扣考!)/抵制學習(例如,跟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與個人認同不合!/不想被馴化或控制!/不知道為何要學!/不想花時間在無趣的課業上!/沒有足夠的心力應付當前的學習!)」;然後,被膚淺地貼上「學習適應不良」或「學習困擾」的標籤。

  「學習的慾望」是一個主體性的辨認與肯定的歷程;「慾望的學習」則是一個「社會的人化」的過程、是主體在實踐與反思中建構出來而指向未來的實踐行動與心智歷程。在這一個過程中,透過揭示現實、挑戰支配操縱與塑造現實的迷思…,學習者開始有意識地使用自己的權力,抗衡操縱,參與到社會變革的歷程中(夏林清,2002)[7]。而在這一個過程中,教育者是要有愛人、信任人與置身於其中的自由(夏林清,2002),以作為賦權啟能(empowerment)與協同前進的基礎。

結語:

  子曰:「仁而不仁,如禮何? 仁而不仁,如樂何?」《論語•八佾》。人而不仁,外在的禮樂又如何?一如黑格爾對基督宗教的權威與力量使人服從(而非出自個人內在的自主)的批判。如何辨認/抗拒情境中個人內在、外在的規訓、限制、壓迫與扭曲;這就不只是學習者,也是教育者,需要在教育情境中的集體反思、對話、辯證、與實踐,以朝向自由、解放與改變的學習之路。


[1] 原文是:「學習」是大學生活適應之核心議題(之一),學習適應不良將對大學生生活發生連鎖效應,因此如何協助學生適應大學生活是導師重要的任務之一。….

[2] 目前台灣的「教學評鑑」往往是「教師評鑑」中的一環。因此,教學評鑑不是用來改善教學的「教學實驗評估」;而更像是「評鑑教師教學能力」。甚至在一些學校中,這樣的教學評鑑還會影響薪資與升等。為了避免實驗失敗的風險,很多老師不會貿然實驗)新的教學策略與方法。

[3] 96學年度大學考試入學分發登記生填寫志願數平均為:51.627(資料來源:大考中心)。

[4]在伊格頓(Eagleton, Terry.)對意識型態的分析中,整理出六種意識型態的說法:

1.將意識型態視為一種信念與價值體系的製造過程。在此一階段往往以物質為基礎,但是權力尚未涉入。
2.將這些信念符號化成為某種社會團體或階級所有的特色
3.意識型態為特定社會團體與社會階級正當化(或合理化)其社會階級利益。
4.意識型態和社會支配權力結合。至此,意識型態不但具有權力,甚至具備統治權。
5.意識型態合理化統治團體或社會階級利益,並將其掩飾起來。
6.意識型態可能成為一種虛假或不真實的信念。

[5] 這裡說得很抽象,我的大意大約是:心理學中有所謂的自我認同(Erikson)、社會興趣(Adler)、自我實現(Maslow);在女性主義中Irigaray, L.則以「女性想像」對抗陽具中心論的假設;在文學與社會學中,討論著「慾望」在社會、文化與關係中(在意識或潛意識裡)有更複雜的樣態與劇本。

[6] 這裡只是舉例。面對學生「學習適應不良」,往往不只是個人因素、人際關係、親密關係、家庭(社經地位或階級),甚至學生自身的社會歷史文化認同…等等,都會影響學習。

[7] 夏林清。尋找一個對話的位置:基進教育與社會學習歷程。應用心理研究,第216期,2002,P.119-156。